四月七日 敬启。
总之总之,无论如何,奈何奈何——还是想说一声。我现已经离开群动之海,离开的时间大概是去年深秋。年岁蹉跎,思来想去,终于还是决定做点实事。有时候,就得做一些自己完全能够胜任的事情才安心吧,或者说”安慰”也无不可。
而且,大概世界上除了”实事”,也没有其他事情值得做了。想象匮乏、精神疲敝的我,已经成为和拼好饭类似的事物,绝不能继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去琢磨文学或者人类学的事情。这样的决心你一定也懂。
说到底,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肆意施展的才华,十万也无一吧。这么说,倒把其他人也算进去了,其他人有无这样的才华不应该由我妄言,反正我是苦苦搜寻也未能发现一二。有一次,我还打开淘宝搜索了这个字眼,这样的行为简直可以用”不幸”来形容。
似乎有些悲观了?璃山幽蓬阁下,你觉得呢。以阁下的才能,想必迟早有一点能立足文坛或者学界是了。上次来信,你提到的”杰青计划”,我了解已经是相当的高水平,而你竟施施然也将要漫步其中。不得不说,人和人之间的命运实在是参差而有恨啊!
至于你问询的《十代迷文》残章,我确实追查到一些线索。四川省图馆1983年修订的《蜀内古籍著录考》记载,华阳县文史档案处曾在1968年将该书列为”珍贵残本”备案。然而,由于政治原因,档案处自1972年起就只有一位门卫负责看管,期后数十年间,动乱纷扰无数,该书也悄然失去了踪迹。而在2012年,这位老门卫也离家而去,至今下落不明。
我想,恐怕《十代迷文》的残章已是镜花水月,难以寻觅,你还是做好心理准备。
不过,蹊跷的是,据当地人说,这个老人不止失踪一次。其在1976、1986、1994、2001和2008年均消失过,时间从数月到一两年不等。每一次老人都安然返回,而对于期间经历的事,老人则绝口不提。不,听当地人的形容,与其说老人事”绝口不提”,不如说根本不知道,”就好像只是睡了一觉”。实在是咄咄怪事,令人咋舌,因此阁下期待一下老人的再次出现也未尝不可。
窗外已经只剩下几盏远灯明晦,夜幕深重。 电车里忽然传来酒香,想起你曾说的陈皮加十年份茅台的香味,恍惚之间,我又被无尽的回忆压在地上摩擦。
不行的吧,还是要往前走啊。写到这里,似乎又进入了恶心的碎碎念剧情,果断终止了。
倘若我做出了什么成果来,再给你写信。
顿首再三 乃有PO